相傳1665年陳永華開始引進台灣最早的淋滷曬鹽法,開闢瀨口鹽埕(今台南市南區鹽埕南方)為台灣歷史記載本島最早的曬鹽田。 |
|
乾隆年間《蔣元樞重修台郡建築圖說》之洲南鹽場圖局部。 |
|
紅頂商人吳尚新為清嘉慶、道光年間府城最富有的鹽商,其父子在台灣、嘉義兩縣(當時台灣縣即今台南地區)主持鹽販館,商號稱「吳恆記」,後於府城起造吳園。 |
|
吳尚新參考中國曬鹽法來改良台灣晒鹽技術,改良後的亙盤鹽田去除舊有的結晶池及小蒸發池,並增加大蒸發池及滷缸,成為最多人使用的鹽田結構。 |
圓形滷缸成為後世亙盤鹽田遵循的模式。下雨時開閘讓滷水流入滷缸,滷水比重較大,會集中在下層,雨水比重輕,累積在上層。雨停時再將雨水舀出,而下層滷水則舀回結晶池繼續曝曬。 |
|
|
|
|
|
曬鹽是一種看天吃飯的行業,在清代的兩百多年間,台灣鹽田位置的大變遷多與氣候有關。洪水、河流改道、海水倒灌、海岸線變遷種種因素都會造成鹽田的位置改變。 |
|
|